大自然界的五種元素,分為空、風、火、水、土這五種能量,阿育吠陀再將這五個元素細分為三種能量體質 Dosha

  • 第一種體質稱為 Vata 風型人
  • 第二種體質稱為 Pitta 火型人
  • 第三種體質稱為 Kapha 土型人又稱水型人

     

人出生的時就擁有獨特的體質,由 Vata、Pitta、Kapha 所組合成,這三種體質就像基因一樣,直接影響到長相、個性、行為、健康等

三種體質組成七種排列組合,風型,火型,土型,風火型,火土型,風土型,三型體,瞭解五大元素,在生活、愛情與人生中,保持平衡並活出最佳自我,阿育吠陀飲食養生法裡,天然食材並無好壞之分,只有適不適合,所以認識自己的體質及身體狀況,才能吃對食物,飲食攝取習慣改變,不但能淨化心靈,穩定情緒,讓人充滿活力

 

土型人又稱水型人 Kapha 

土能是這宇宙穩定支持的力量,它給風能有回家的居所,彷彿是母親守護與保護著像風一樣的小孩


土型人有著如大地之母包容的大愛,眼裡的萬事萬物都是上天的恩典,因為豐碩的身軀當中蘊藏了滿滿的愛與慈悲,水汪汪的大眼裡有著對世間苦無限的憐憫,但是,往往有時候分不清是愛還是執著
土型人的柔軟能滋養小小受創的心,疲倦時溫暖的床,讓人安頓、養精蓄銳之後再出發的力量

  • 特性:通常是忠厚老實、善於助人、充滿了愛心和包容心

  • 缺點:有時候不善於表達內心真正的想法,容易陷入沮喪的情緒當中,因為他比較保守跟謹慎,做事情會比一般人還要更緩慢一些

     

土型人是由土跟水所組成,主要反映肺、胃、血漿、鼻子、舌頭跟淋巴系統

 

土能的物理特質

  • 冷、沉重、油膩、穩定、柔軟、緩慢

 

土型人特徵

  • 有潤滑特質
  • 肌耐力較強
  • 身型較強壯
  • 具安全感,記憶力,善良及同情心

     

土能導致身心失衡徵象

心智

  • 缺乏衝勁與清楚腦袋
  • 對事物強烈依附感

 

身體

  • 皮膚極度冰冷
  • 缺乏食慾與飢餓感
  • 減少味覺與嗅覺敏銳度
  • 體重增加
  • 感覺沉重與遲鈍
  • 感覺疲倦與懶散
  • 缺乏活動
  • 皮膚油膩與頭皮屑
  • 黏液分泌增加
  • 鼻竇炎或鼻塞
  • 易感染咳嗽型感冒

 

如何平衡土能

  • 實施熱、輕盈、乾、粗糙、移動等與土能相反特質

 

生活作息

  • 刺激是關鍵,能平衡怠惰、穩定所帶來的僵硬的心。土能很多的人傾向需要找到挑戰他們自己,讓自身變活躍,以及即刻改變他們生活作息

 

應該做的

  • 使用乾粉或是油來按摩
  • 洗溫水澡
  • 學習新的事物
  • 尋找能激勵的同伴
  • 傾聽活潑音樂
  • 遠離平日常規的生活型態

     

不應該做的

  • 長期不動
  • 睡太多
  • 體重增加太多
  • 暴露在冷的氣候
  • 處在隔離生活方式

 

油按摩

  • 刺激按摩方式,如使用乾粉、絲手套或是熱油,特別土能油、芝麻油或是芥菜仔油能帶來輕盈與熱來平衡土能,加上蒸氣浴或是桑拿效果更好

適合的按摩油

  • 芥菜仔油,非常熱性,不要使用全身,用於特定部位  
  • 熱芝麻油

 

運動

  • 運動對土能傾向的人很重要,運動能刺激土能緩慢的新陳代謝,活動能因速度、競爭當中帶來好處,跳舞也很有幫助,因為輕盈與移動能平衡土能沉重與穩重特質

 

​飲食

  • 避免過量、沉重的食物,偶爾跳過一餐不吃,或是規律斷食或是少吃一些,增加溫暖的食物,避免沉重、黏膩食物,或是吃太多五穀類
  • 一般溫暖的食物能刺激消化火,增加食慾,並且消化變快

 

何時要遵循平衡土能飲食

  • 土能升高
  • 土能體質且感覺土能在體內增加
  • 在春季,如果消化火虛弱、當土能高漲的冷或是潮濕季節裡
  • 處在長期冬季氣候,有下雪結冰或是下雨寒冷的環境

     

土能飲食最重要觀點

  • 特質:乾、熱、輕
  • 味道:辛辣、苦與澀
  • 規律與溫暖飲食
  • 在友善與活潑氣氛下進食
  • 豐富的蔬果
  • 斷食或是略過早餐或是晚餐,改一天兩餐
  • 只喝熱飲但是,不要喝太多水,一天 6 杯左右
  • 攝取許多蔬果、增加扁豆類、使用辛辣香料,如薑、黑胡椒、少許辣椒或是白蘿蔔,或是辣醬,乾食材

 

避免飲食方式:

  • 特質:冷、油膩、沉重
  • 味道:甜、鹹、酸
  • 油膩食物
  • 過冷食物
  • 牛奶或是奶製品
  • 過度進食
  • 點心
  • 吃宵夜
  • 獨自一人進食

     

提升消化火方式

  • 消化火飲品
  • 身體運動
  • 烹煮食物時加入黑胡椒、薑、辣椒丁,或是苦味香料如咖哩葉、薑黃、葫蘆巴仔

 

適合平衡土能的食物:

  • 穀類:小米、玉米、蕎麥、糙米、黑麥、全麥、裸麥、紅藜、麥片、爆米花、玉米片、玉米麩、白米、佩爾特小麥、炒過燕麥
  • 蔬菜:煮過去皮的茄子、菠菜、紅蘿蔔、南瓜、秋葵、甜豆、甜菜根、蘆筍、地瓜、綠色蔬菜、花椰菜、大頭菜、綠花椰菜、高麗菜、馬鈴薯、綠甜椒、韭菜、羽衣甘藍、白蘿蔔、西洋芹、綠辣椒、朝鮮薊
  • 扁豆:要充分浸泡與香料一起烹煮完全。如:綠豆仁、紅豆、鷹嘴豆、黃豆、紅扁豆、腰豆、豆漿、豆腐、麵筋
  • 油脂:橄欖油、芥花油、芥菜仔油、酪奶、乾酪、無鹽羊起司佐香料口味
  • 香料:八角、紅辣椒、葫蘆巴仔、巴西里、香菜、馬鈺蘭、荳蔻、芥菜仔
  • 鹽巴:適量的鹽巴或是喜馬拉雅山岩鹽
  • 其他食物,建議正餐之前或是一小時之後再吃
  • 甜食:楓糖漿、糖蜜、黑糖、乾果
  • 水果:鳳梨、澀味蘋果、葡萄柚、柳丁、木瓜、榅桲、梨子、藍莓、大黃、乾果、草莓、檸檬
  • 飲料:薑茶、瑪莎拉茶、甜茴香茶、茉莉茶、洋甘菊茶、玫瑰果茶、丁香茶、香茅茶

 

 

 

 

按此精油

可進入商品頁面 

按此「 原真學 pixier 」

加入 LINE 好友,就可看到關於我們的產品,優惠,服務及品牌活動相關訊息